农苗网

|

安徽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安徽苗木资讯

安徽苗木资讯

  • 近日,安徽省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与宣城市宣州区宛陵林场签约,购买986吨二氧化碳当量,抵消学校2020-2021年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在全省率先打造“零碳校园”。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长期立足特色机电产业发展,关注工业技术前沿趋势,在国家推进“双碳”目标进程中,主动建设“零碳校园”。学校邀请第三方机构对2020-2021年度学校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并通过林业碳汇交易实现“碳中和”。
    阅读全文
  • 安徽省滁州市依托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地理优势、省内最大国有林场群的资源优势,探索“市场+资本+平台”现代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近日,首笔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国储林项目贷款资金5000万元已到位,标志着滁州市国储林项目融资取得新突破。近年来,为加快国储林项目融资建设,滁州市出台了《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创新市属国有林场经营机制推进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
    阅读全文
  • 瑞雪兆丰年,近日安徽全省普降大雪。大雪为城市园林添姿增彩、给予养分和保护的同时,对部分常绿树种和公园绿地也形成了一定危害。安徽省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以雪为令,第一时间启动降雪应急预案,会同安徽合肥市园林监管中心六个应急巡查组开展督导,各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在安徽合肥市范围开展道路公园安全隐患排查处置,清除常绿树木积雪,做好公园游园广场入口警示警戒及园路铺装的防滑措施,力争将绿化损失降到最低。各区园林
    阅读全文
  • 日前公布的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水平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深入推进“五大森林”行动。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出台实施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新一轮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提升工程。全面建设“四廊两屏”,加快马鞍山“白菜心”工程、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工程、合肥骆岗中央公园等建设进度,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
    阅读全文
  • 安徽省林业局、省民委日前联合印发了民族乡村“百村千树”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安徽省民族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超过安徽省平均水平,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民族乡村特色的林业产业。方案提出,要从提升生态宜居环境、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强化林业技能培训、丰富拓展就业岗位、开展生态文化宣传5个方面落实方案。开展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公园和小微湿地建设,推进林网林带补缺,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实现每
    阅读全文
  • 近日,安徽省林业局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通过安徽省营造林管理系统带图上报造林绿化进度,以信息化推动造林绿化管理工作规范化、精准化。这是安徽省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与带图上报造林绿化任务相配套的管理措施。安徽省实行带图上报造林绿化进度,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营造林任务完成情况。各地可借助安徽省营造林管理系统,全年实时向安徽省上传营造林成果,省林业局可
    阅读全文
  • 2022年,安徽省计划实施金银森林行动,聚焦特色产业,推动招商引资,助力乡村振兴,多措并举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培育壮大绿色产业。聚焦打造木竹综合利用、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3个千亿元产业和木本油料、苗木花卉两个超500亿元产业目标,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抓好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全产业链布局,全资源综合利用,创新盘活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谋划推动一批森林旅游、
    阅读全文
  • 安徽省滁州市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实施长江、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已完成造林整地约2.5万亩,占年度任务的67%。在扩大增量上做“加法”。2022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3.75万亩,重点做好“六个结合”,科学拓展造林绿化空间:一是结合低产(效)林改造和杨絮综合治理,加大更新改造力度;二是结合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提高退耕林分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安徽省亳州市推进“三项改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助力亳州林业高质量发展。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不断健全安徽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现有各级林长共3409名。印发《亳州市林长巡林相关规定》《亳州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市级林长分工方案》及安徽省亳州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市级林长巡林内容和示意图,明确各级林长职责分工。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工作机制,构建了责
    阅读全文
  • 近日,安徽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开展2022年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再添新绿。通知强调,全民义务植树是有效推进国土绿化的重要保障。各地要不断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本着“方便尽责、多样尽责、全年尽责”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落实好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森林抚育、林木管护、自然保护、公共绿地认种认养、古树名木养护、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林业局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以破解林业企业发展瓶颈为目的,加大优化林业企业营商环境力度,有效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双随机、一公开”,优化市场环境。根据《宣城市市场监管领域统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逐项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层级、内容方式等,及时报送有关单位,并在宣城市林业局网站进行公示、在安徽省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系统
    阅读全文
  • 2021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围绕积极创新特色林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机制,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结合村庄自然地貌,科学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合理造林树种,优化搭配乔灌草,改造低效残次林,大力推广珍贵乡土树种和高效经济林,打造不同季节不同森林景观。加快庭院林业建设
    阅读全文
  • 3月11日下午,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安徽省行政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1年安徽省国土绿化状况。2021年安徽省共完成造林182万亩、森林抚育605.1万亩、退化林修复80.8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4个、森林城镇58个、森林村庄639个。野外放归扬子鳄530条,数量为历年最多。2021年,安徽省启动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皖南、皖西生态屏障“四廊两屏”的建设,是大项目落地
    阅读全文
  • 3月11日,安徽省淮南市在舜耕山长山南坡泉山湖西侧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淮南市四套班子、淮南军分区领导与机关工作人员一同挥锹培土、围堰踩实、扶苗浇水,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2021年,淮南市完成人工造林6.6万亩,占省下达计划任务的220%;完成森林抚育5.9万亩,退化林修复3.3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均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同时,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据统计,2021年全市实际参加义务植树
    阅读全文
  • 连日来,天气晴好,在安徽省桐城市省道231嬉子湖段沿线两侧,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碌,有的操作挖掘机平整土地,有的在播撒花草籽,有的在移植小树苗。嬉子湖镇域内省道231沿线低效林地超过4000亩,多为长势差、质量不高的‘小老树’,用地效率低下。今年以来,嬉子湖镇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S231沿线低效林改造项目建设。根据省道沿线两侧土壤性质不同,分别采取在林地栽植绿化苗木、旱地播撒花草籽、农田种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依托国家森林乡村、森林城镇、森林村庄、美丽乡村等良好的生态资源,“林旅”高度融合,吸引大批游客走进农庄、田园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成为凤阳县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一个新的增长点。凤阳县殷涧镇依托“千年卸甲店”文化底蕴和丰富森林资源,结合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彩叶道建设,将卸店村现有石房、石道、特色水系、古树文化等乡村元素与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林旅”融合“再利用”变成新民宿,吸引大量
    阅读全文
  • 初春时节,正是绿化造林的大好时节。近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国家森林公园,2022年相山绿化中幼龄林抚育项目和义务植树基地绿化项目正有序实施。与以往肩扛手提、马帮驮运等传统运苗方式不同,今年采取了民用无人机吊苗上山,极大提升了运苗效率。无人机一次可吊运30余颗苗木直达山顶,往返仅需5分钟,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有效规避了崎岖路径、陡峭山体等不利地形,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确保了工人施工安全。推荐阅读:
    阅读全文
  • 日前,安徽省林业局发布消息,安徽省实施“金银森林”行动,推动林业产业集聚发展,2021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5092亿元,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安徽省现有各类林业经营主体3万多个,其中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3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5家、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91个、示范家庭林场205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9家。经国家林草局认定,安徽省已建立9个国家林业示范园区,数量位居全国榜首。同时,安徽省积
    阅读全文
  • 今春以来,安徽省萧县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统领,以实施“五大森林行动”为抓手,抢抓植树造林黄金时节,通过强力部署、创新举措、多点发力、广泛参与,掀起造林绿化高潮。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造林4920亩,占宿州市下达任务的89.5%,完成“百村万树”村庄绿化23个、森林城镇建设1个、森林村庄建设24个、义务植树3.6万株。萧县出台《萧县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年度增绿任务,搭建林长制组
    阅读全文
  •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以新安江百里画廊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打响“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品牌。2021年,全县生态旅游接待游客844.42万人次,实现产值19.37亿元。歙县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编制了森林旅游发展规划,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工作,深耕黄杭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项目,重点抓好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