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苗网

|

安徽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安徽苗木资讯

安徽苗木资讯

  • 安徽省蚌埠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植物种类丰富,非常适合北方树种南迁和南方树种北移的引种驯化、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是理想的苗木花卉研发地。该市花木资源丰富、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独特优势。目前,全市拥有花卉苗木基地19.5万亩,拥有省、市花卉苗木龙头企业58家,带动就业和从业人员4.2万人,花卉苗木年产值达21.5亿元。近年来,蚌埠市在林长制
    阅读全文
  • 眼下正值森林防火期,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庄里镇,“全省最美生态护林员”、共产党员庄广德每天早上5点多便带着食物上山,开始巡山护林、排查火灾隐患,在上山路口向行人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并与其他护林员一起开展互联互防。  “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组织给了我这个岗位。守护青山就是守护初心,就是守护乡亲们的幸福。”庄广德的话说出了萧县广大护林员的心声。2022年,萧县有8名生态护林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6名护
    阅读全文
  • 日前,安徽省印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发展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出台17条措施,解决林业产业发展难题,畅通社会资本进入林业的渠道,推动安徽林业高质量发展。  用地政策方面,可以利用不超过3%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面积进行林业产业开发,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林产品加工类工业项目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将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特色林产品加工产业用地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财
    阅读全文
  • 安徽省滁州市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发展,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积极探索湿地管护市场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径。。滁州境内湿地资源丰富,拥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大类9种类型,总面积136.38万亩,居安徽省第四位。全市现有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各1个,其中,明光女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8.3万亩,属于湿地
    阅读全文
  • 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是全国首个跨区域的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沪苏浙皖林业部门目前已建立共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合作、“五绿”并进、科技创新、信息共享、理论研究等5项工作机制。  安徽将共建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了松材线虫病治理、升金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引江济淮生态廊道、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绿色生态廊道、皖西大别山区
    阅读全文
  • 安徽省林业局、省自然资源厅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自2023年起,试行建设项目永久占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  通知明确,将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的永久占用林地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各市根据需求提前谋划,建设补充林地储备库。建设项目申请占用林地时,应当承诺补充同等面积的非林地作为林地。每年1月底前根据上年度建设项目占用林地面积,组织划定同等面积的林地,并申请将其地类变更为林地。  通知要求,补充林地要
    阅读全文
  • 安徽省马鞍山市将含山县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保护项目纳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重点工作,建立市、县林长定点联系工作机制,实施金银湿地行动,塑造林湿融合典型,每年吸纳10万人来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观光旅游,当地民宿年经营收入达45万元。发挥林长作用,打造样板湿地。围绕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创建“林长+湿地”工作机制,成立含山县大渔滩湿地管理中心、工作专班。根据湿地公园发展与保护情况,提出集“休闲、旅游、观赏”为
    阅读全文
  • 安徽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启用一期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区域资源、保护界线、巡护管理、人类活动4个入网,以智能化管理维护保护区内生态安全。  智慧监管系统加载了辖区乡镇村行政区划、保护区功能区划矢量数据和卫星影像图栅格数据,在底图上标示重点保护对象分布区和植被图,做到实时更新。运用保护区勘界立标成果,录入了225个定标点,135块(根)立界碑、界桩、功能区桩和管理站、管护点,可随时掌握设施维护管
    阅读全文
  • 近日,《安徽省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提出到2025年末,全省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达到4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9%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300万立方米,亩均蓄积量达到6.3立方米。据介绍,目前,我省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是88.31%,国有林场中40%是中幼林,森林质量提升空间较大,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该行动方案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安徽省庐江县冶父山镇以深化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坚持“五绿”并进,助推乡村振兴。  拓展绿化空间。冶父山镇填土修复林中坑凼,共填土方75万立方米,新增绿地3.2万平方米,新植景观树木4000棵。在周边山场、环山道路沿线,栽植彩叶树6000多株,打造了15.6公里“冶父风景线”特色景观带;对环山路沿线树木进行改造提升,新建绿化节点景观带7个,“如意林”“九曲花坡”等特色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实施“金银湿地行动”,将大渔滩湿地保护项目纳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重点,塑造林湿融合典型。2022年,大渔滩省级湿地公园游客超过10万人次。  马鞍山市围绕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创建“林长+湿地”工作机制,成立含山县大渔滩湿地管理中心、陶厂镇、文旅投公司“三位一体”工作专班。市级林长靠前指挥,明确湿地、村庄、农业、水系“四素同构”发展方向;县级林长提出集休闲、旅游、观赏于一体的生
    阅读全文
  • 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近日公布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部门)和项目名单,安徽省林业局申报的“立法保障,深化‘林长制’促进‘林长治’”项目入选。安徽将依法治理贯穿林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积极为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提供法治保障。2017年出台的《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和新修订的《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均明确实行林长制,2021年7月1日起施行了全国首部林长制地方性法规《安
    阅读全文
  • 安徽省黄山市将建章立制贯穿林业工作始终,从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小切口”入手,抓好建章立制“大文章”,“三措并举”打造强大制度引擎,助推林业改革发展再上台阶。因时施策。扎实开展森林防火网格化建设,瞄准构建“权责清晰、条块结合、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森林防火体系,率先在安徽省建立林区输配电设施安全管理协作机制,研究制定《黄山市全面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送审稿)》,加快推进全市森林防火治
    阅读全文
  • 日前,2023年度绿都建设评价研究报告发布,黄山市位列第七,已连续4年入选中国“绿都”综合评价前十。黄山市森林覆盖率82.9%、有林地面积111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490万立方米,三项指标均居安徽省前列。全市空气质量稳居安徽省第一、全国前列,2023年获评中国十大秀美之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黄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入选IUCN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阅读全文
  • 日前,国家林草局通报2023年“一站一员一窗口”宣传典型名单,安徽有5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其中,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林业站、东至县洋湖镇林业站、歙县杞梓里镇林业站入选全国25个“家乡的林业站”名单,太湖县刘畈乡林业工作站服务窗口、舒城县林业局庐镇林业工作站服务窗口入选全国25个“贴心的服务窗口”名单。  安徽现有乡镇林业工作站972个(其中独立设站402个),在职职工27
    阅读全文
  • 龙年正月,人们沉浸在春节阖家团圆的喜庆氛围中。在地处大别山东南麓的安徽省潜山市的国有驼岭林场东风林区,年近六旬的林场职工余宋江正在林间小路巡逻。他时而俯视林中密布的山胡椒、三尖杉等幼树,时而远眺成片一人合抱、笔直挺拔的杉木、黄山松等,机警地在林内搜索。  “近期天气晴好,常有返乡居民上山打卡拍照,担心他们吸烟或燃放鞭炮引起火灾,春节期间我们照样上山巡逻。”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余宋江一直
    阅读全文
  •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推动林长制走深走实。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压实县镇村三级林长责任,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351人,其中县级林长7人,乡镇级林长112人,村级林长232人,实现林长全覆盖,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聘请134名生态护林员,实现区域责任网格化。深化“四旁四边”国土绿化提升行动,2023年完
    阅读全文
  • 2023年以来,安徽省全椒县林业局创新办法、精准施策,以林农需求为导向,围绕薄壳山核桃、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部署开展“林农点单专家送餐”科技服务活动。  全县组织25名林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了解林农需求,广泛收集生产经营技术难题,制定服务清单。林农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点单,经林业局统一收集、汇总、梳理,形成个性化科技需求清单。每月向服务对象发放配套反馈问卷,内容包括林农基本情况、对林业科
    阅读全文
  • 记者从公园安庆市教育局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园区城市管理局承担的城市几棵树,因为冬季树木和ldquo开始; ”的,加强粉刷厂房冬旱,加强和提高冬季冬季防火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以及树木等措施,定期修剪,以保证冬季树木和绿化苗木安全。 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内部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的树木几百万行的城市主次干道分别为“ ”的,而粉刷幼苗耐寒性差,采取了刷石硫黄合剂,
    阅读全文
  • 早春时节,笔者来到枞阳县金社乡秀山村位于项铺至孙畈路旁花卉苗木基地,只见茶花、桂花、广玉兰等花卉亭亭玉立、随风摇曳,香樟、冬青、铁树等苗木浓密葱郁、绿意盎然。这个苗木基地的主人叫陈强富,他用三年的辛勤耕作,为生活增添了绿色,现成为附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小有成就的苗木基地。谈起当初的创业经过,陈强富不禁感慨万千。初见陈强富,憨实的汉子,平常的穿着,有股从泥土里拱出来的韧劲和气质。前些年,长期在外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