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苗网

|

安徽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安徽苗木资讯

安徽苗木资讯

  •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国土绿化基本实现了应绿尽绿,为了实现从“绿起来”到“活起来”“富起来”的目标,采取“三力并举”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先行,领航发展风向标作为江淮丘陵岗地干旱贫瘠比较突出的南谯区,如何选好树种、做强产业,关键是“精准定位、规划先行”,抓好“三棵”树。一抓麻栎,按照国家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县和麻栎产业示范园区要求,持续增加造林面积,不断提升40万亩标准化种植水平;二抓枫树,以章广省级现
    阅读全文
  • 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的六安市霍山县林地总面积达230多万亩,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山地气候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林长制改革以来,霍山县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发展林下经济是霍山县林长制改革三个创新点之一,把发展中药材和林特产品种植加工等林下经济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新的增长点,明确了发展目标和任务,林下经济从传统的林粮间作逐步走向了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安徽省凤阳县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提升林长履职尽责效能,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凤阳县出台林长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确3个国有林场为县级总林长、常务副总林长生态责任区,为高位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国有林场增加了事业编制、增设了技术岗位,工资等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政府兜底。2019年,凤阳县政府印发《凤阳县国有林场、林科所及所属园林绿化公司参与政府投资工程实施
    阅读全文
  • 今年以来,安徽省天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积极组织林业科技特派员深入林长科技示范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服务,逐步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一林一技”科技服务等制度,推动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严格选,按需派。天长市严格把握林业科技特派员的选派质量,从长期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和林业科技管理工作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学有所长、实践经验丰富、爱岗敬业、事业心强和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专业人
    阅读全文
  •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湿地生态区位极其重要。近年来,安徽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保护认识有待提高、保护合力有待强化、持续利用有待拓展等问题,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努力打造湿地保护管理“安徽样板”。做好
    阅读全文
  • 安徽省池州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是安徽省首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2021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总投资3.2亿元,计划绿化总面积17.7万亩。目前,已完成绿化面积16.44万亩,占总任务的93%,预计年底前可如期完成。项目开展以来,池州市按照以水定绿、依水布绿的总体思路,在市域范围开展长江沿线及6条一级支流区域综合治理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广泛吸引林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承包大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认真践行“两山”理念,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坚持“五绿”并进,加快林长制改革。全力推进林业增绿、增美和增效,使庐江山更绿、林更秀、水更清、民更富。扩面提质“增绿”。近5年,共完成人工造林8.08万亩,森林抚育15.1万亩,退化林修复2.8万亩,长江防护林封山育林2.4万亩,完成农村道路河渠绿化长度870公里,修复环巢湖湿地12792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6个、国家级森林村庄2
    阅读全文
  • 安徽省亳州市落实“四个坚持”,保障森林抚育工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森林抚育51616亩,完成率为91.4%。坚持规划先行,开展作业设计。根据省森林抚育工程技术要求,亳州市遵循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不搞超出经营者实际投入能力的“过头”设计,以县区为单位,从自然特点和林种、树种、林龄组等实际情况出发,统一编制森林抚育经营规划,确定培育方向和经营措施。坚持分类施策,规范抚育施工。针对与林木
    阅读全文
  • 安徽省近年来坚持市场化路径,统筹保护优先和高效利用两个环节,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场建设发展,创新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果。系统谋划产业项目。安徽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市场化、项目化、多元化推进国有林场绿色产业发展。各地在全面摸清国有林场资源资产底数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系统谋划企业想要、资本愿投的优质项目,建立分工明确、路径清晰的实现机制,挖掘国有林场资源资产多重价值。目前,全省已编制
    阅读全文
  • “和谐天空明亮的太阳和月亮,地球和谐开满鲜花,如诗如画的风景和谐,生态和谐和幸福10000”。走近金寨县革命老区,山更蓝,水更绿茂林山谷,干净的湍流的瀑布,云雾空蒙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美,十分美丽迷人,独具魅力的。 金寨县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生态立县”战略,着力建设领导推动,政策评估,执法保护,社会参与4个生态系统。逐步走上了生态工业,生态工业,绿色和可持
    阅读全文
  • 日前,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省绿化委员会下文,公布2015年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名单,潜山县荣获安庆市唯一的“省级森林城市”称号。至此,潜山森林覆盖率已达53.1%,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2平方米。近年,潜山县在创森过程中,坚持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创森红利惠及城乡居民,实现市民出门4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创建效果。结合城乡风貌改造
    阅读全文
  • 年,砀山县积极在美丽乡村建设打好“生态牌”,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农村环境,重点解决脏乱差。目前,全县已建成葛集,良好的生态镇梨两个省,10个省级生态村,27市级生态村。这些村庄制定了详细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垃圾点,定期清洗去除,初步解决了农村柴草堆,泥土堆,又脏又乱溅,倾倒垃圾,牲畜满街乱跑非法占用“六乱乱“的现象,努力提高环保投入在农村地区,争取农村环境743万元的专项资金,用
    阅读全文
  • 3月20日消息:据消息,较快下月底,大蜀山森林公园的半边街就要竣工啦。 19日,记者从合肥市规划局获悉,该市成为全国较好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目前,合肥市正在进行精品城市建设,黄山路等多条道路正在实施精品化改造,备受关注的大蜀山森林公园半边街也将在4月底竣工,随后对市民开放。合肥将打造“较美省会城市”近日,国家住建部近日正式批复,我省合肥市、马鞍山市成为全国较好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这也意味着,未来
    阅读全文
  • 截至3月底,安徽省林业“双招双引”签约项目101个,总投资额206.44亿元,其中落地项目93个,占比92%。达成合作意向待签约项目31个,拟合作投资170.38亿元。着力稳固产业链。签约项目中有29个特色经济林项目,19个木竹综合利用项目,15个生态旅游及森林康养项目,18个苗木花卉项目,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项目共20个。其中,战略性十大新兴产业(食品产业)占28.7%。精准招引抓落地。各地瞄准
    阅读全文
  • 长丰县近年来以增强执行绿色改造,污水处理,环境整治三个项目较近获得了“杰出绿色生态示范县”,被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该县努力提高绿化改造工程,去年完成,65000公顷的森林面积,27%的森林绿化率,全县已六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的实施,11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其重点在于对全县的水库东,大房郢水库周边,滁河干,板桥河的66场全面搬迁,吊离海面合同养殖四个中型水库。生态环境在同行业中,对所有的企业对
    阅读全文
  • 安徽省林业局近日印发行动方案,决定在全省乡镇林业工作站开展服务提升行动,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和“五大森林”行动。提升行动从现在开始至明年4月结束,分动员部署、全面实施和检验总结三个阶段实施,主要围绕提素质、强作风、优服务、重绩效,加强林业站及工作人员政治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安徽省林业局要求,全省各地要将开展此次行动作为林业部门贯彻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的重要举措,与深化新
    阅读全文
  • 由安徽省国有林管理局推进的林业“物联网+”系统在泾县马头国有林场成功应用。该系统采用水、电、管、机、网5项技术集成,实现林区信息化场景应用,首期应用于森林防火及苗木灌溉,取得良好效果。马头林场通过先行先试,提升智能化建设水平,推进林场高质量发展。在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支持下,该场利用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120余万元,开展林区分布式水源储备器及管网建设,新建森林消防水池5座、3吨森
    阅读全文
  • 日前,安徽省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完成了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作业面积126.95万亩,其中飞防作业面积124.05万亩。经过对各标段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治效果进行验收评估,林木叶片保存率为98%,防治效果均达到要求。为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自5月22日起,亳州市启动了第二代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00余万元。在防治过程中,主要采用康宽、灭幼脲、除虫脲等无公害生物药剂,防治区域基
    阅读全文
  • 安徽省马鞍山市发挥林长示范带头作用。结合林长“三联系”工作,组织各级林长走访经营主体和产业基地,指导和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15名市级林长联系责任区12个、产业基地15处、经营主体15个、基层林长92人;66名县区级林长对口联系66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共联系林业产业基地66个、林业经营主体66个。出台《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奖补政策》,整合专项财政资金近2600万元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森林资源禀赋,多措并举推动林木种质资源高质量发展。一是基地育苗。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林木种质资源,以“三树一苗”为重点,形成了收集、保存、科研、繁育、推广于一体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截至目前,共建成3处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处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总面积396.7公顷,年产种量1.1万公斤、良种穗条60万根。南谯区红琊山国有林场国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