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苗网

|

安徽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安徽苗木资讯

安徽苗木资讯

  •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2022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名单,全国共18个市县入选。安吉县与衢州市、丽水市在列,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县。据了解,安吉的试点工作将从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模式,探索竹林质量精准提升关键技术,探索金融支持林草碳汇价值实现方式等三个方面着手,聚焦政策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机制等三大版块改革创新,重点实施竹林经营巩固提升、竹林碳汇计量监测、林业碳
    阅读全文
  • 为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日前,广东省河源市已完成对54株一级古树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安装工作,将实现24小时全天候精准监控和可追溯保护,留住“绿色乡愁”。随着古树树龄增加,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加之人为因素、自然条件或病虫害的侵入,古树健康受到影响。河源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安装视频监控主要针对全市54株树龄超500年的一级古树名木,省林业局通过智能平台统一监控,实时掌握古树名木的情况,不仅能及时对
    阅读全文
  • 湖北省林业局日前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森林防火及安全生产工作。当前,湖北省正处于森林防火重点期。会议提出,全省林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绷紧防火之弦,担好底线之责,把防火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坚决排查隐患,强化问题整改,筑牢防控基础,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发生,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力争不发生人员伤亡;坚持预防为主,加快补齐短板,强化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控、预警监测巡护、隐患排查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四川省安岳县采取组织推动、监测预防、系统防治3项举措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实现了无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  安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印发《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行动方案》、出台“7条惩戒措施”,有力有序推进防控工作。  安岳县依托省级测报点、重点(松林乡镇)监测点和6个村临时监测点,常年开展专业监测防控。压实生态护林员监测职责,建立
    阅读全文
  • 江西省吉安市聚焦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目标,在强化“长”的推动、夯实“员”的基础、探索“网”的智能、推动“合”的联动、实现“林”的高质发展中,深化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在“长”字上下功夫。吉安市全面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全市设立市级林长9名、县级林长159名、乡级林长1524名、村级林长2927名,设立市县乡三级林长办公室,并配备专职林长制管理人员。建立林长制部门协作机制,将市委
    阅读全文
  •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林业系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林业为民、生态惠民、绿色富民,坚持科学增绿、依法护绿、高效用绿、创新活绿,全市林业生态惠民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泰安市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等荣誉称号。泰安市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增绿,严格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有关要求,把增绿扩绿的主攻方向转到重点攻坚和内涵挖潜上,依
    阅读全文
  •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日前完成了从阿克塞县城至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点近400公里光纤敷设,实现了保护区各站点光纤通信全覆盖,整个保护区通信网络覆盖率超过90%,形成了信息化与保护区日常管理、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融合促进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安南坝管护中心针对保护区面积大、管护人员少、无电、无通信、资源管理难度大的现状,积极推行“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
    阅读全文
  • 1月27日,湖北省公安县启动“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鼓励公众共同保护修复湿地。公安县围绕“湿地恢复”宣传主题,在县三袁广场、崇湖国际重要湿地、淤泥湖省级湿地公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摆放湿地保护知识展板、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员解说湿地保护知识等形式,增强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近年来,公安县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增加湿地保护修复投入,湿地保护率稳步提升。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全县野生动
    阅读全文
  • 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做实“林长制+”文章,在“林长制+大保护、林长制+大培育、林长制+大转化、林长制+大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在“生态兴县”主战略下,持续夯实全县绿色发展基础。  林长制+大保护  推动管理全覆盖  万安县建立了三级林长组织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全县森林资源划为200个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一处森林都实现“一长两员”管理。
    阅读全文
  • 2022年,四川省乐至县林长办探索建立完善“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健全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全面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行“林长+警长”监管模式,按照“一林一警”配备林区警员157名,通过各级警长、林区警员配合协助各级林长联合开展森林巡护、规范执法等行动,打击和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利用公安资源优势,对林区重点出入卡口、重点资源保护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巡护,对
    阅读全文
  • 2月6日,香港同胞饮用水的供给源——江西省安远县东江源头三百山绿化地带一派欢欣景象。200多名群众在县林业部门组织下,开展“回归自然、放飞心情”新春植树绿化系列活动。1200余株刚种下的醉香含笑、天天竺桂等小树的枝条迎风摇曳。  这是安远县精心呵护东江源头的一个缩影。安远县森林覆盖率达82.7%,为了向香港同胞送上一泓放心水,县里明确深度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精心雕琢绿色、透明、闪亮、精美的东江源
    阅读全文
  • 陕西省西安市通过实施秦岭红豆杉保护发展项目,先后在周至、鄠邑、长安、蓝田4个沿山区县开展红豆杉造林工作。2020年以来共栽植红豆杉苗木202.5公顷、12.78万余株。全市还通过义务植树、疏林地改造等社会化造林,栽植红豆杉3万余株。  西安市秦岭红豆杉保护发展项目主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秦岭红豆杉种质资源调查,同步做好红豆杉良种选育、母树林营建、古树保护和优良单株保护繁育等。项目实施期间,西安市林业局
    阅读全文
  • 日前,《邢台市2023年造林绿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明确以浅山丘陵区绿化、村庄绿化、河渠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森林质量提升等为重点,因地制宜谋划和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安排营造林任务面积50.35万亩。去年邢台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完成营造林63.91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18.35%,造林面积和质量位居全省先进行列,以林木为主,乔灌草合理搭配,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森林城市生态格局初步构建。
    阅读全文
  • 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作为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能够经受当地极端气候条件、病虫害侵袭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考验并健壮生长,具有特殊的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  因此,收集保存珍贵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利用,对提高森林的质量、景观及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长期从事青檀、元宝枫等乡土树种应用研究,2016年10月泰安市乡土观
    阅读全文
  • 为摸清辖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本底,陕西省西安市林业局今年启动全市第一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涵盖全市14个区县,总面积超过100万公顷。  此次调查划分为秦岭山地、渭河谷地和西安城区3个自然地理单元。从今年开始,西安市林业局将利用3年时间,通过调查更新充实全市野生植物资源和植被的基本信息,在物种和群落两个层面,评估西安野生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成效,把握人工种植培育状况,摸清影响和威胁野生植物和植
    阅读全文
  • 日前,福建省宁德市发布第1号林长令,要求全力做好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控和造林绿化等工作,确保森林生态安全和林区安定稳定。林长令要求,全市各地要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资金保障,抢抓松墨天牛非羽化期除治的有利时机,从快落实死亡松树“动态清零”。紧抓春季造林黄金时期,广泛组织义务植树,加强造林技术指导,
    阅读全文
  • 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旧屋基村,时常可见翩翩飞舞的鹭鸟。上千只白鹭、苍鹭在林中筑巢,或水中觅食,或嬉戏打闹,呈现出自然和谐之美。  当地村民介绍,前几年,旧屋基村栖息的白鹭和苍鹭只有几十只,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村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供鸟类食用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苍鹭和白鹭纷纷到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墨红镇有林地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8%。近年来,墨红镇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综
    阅读全文
  • 早上7点,一阵马达声响,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公安局湖上分局民警史会营娴熟地驾驶巡逻艇,激起东平湖的片片浪花,不远处的一群水鸟踏波起飞。“东平湖现在成了鸟类天堂,冬天过来越冬的鸟类有几万只,珍稀鸟类比过去多了十几种。”史会营指着不远处的水鸟介绍,别看它们个头小,对生态环境和水质要求却很高。水清岸绿、鱼跃鸟飞,离不开东平县公安局河湖警种联动执法。前不久,
    阅读全文
  •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狠抓国家森林督查查处整改,强化森林资源源头管控。2022年国家森林督查发现问题已全部查处整改到位,2023年国家森林督查发现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面积同比下降81.04%,森林资源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四级联动  压紧压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  广安市推动实现市级林长“督”、市局成员“包”、县级林长“统”、基层林长“巡”,四级联动压紧压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  广安市委、市政府主
    阅读全文
  •   时值冬季,在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波荡漾的蒹葭湖中,白鹭结伴翩翩起舞;湖心岛上,几只白骨顶鸡在阳光下休憩……在这个候鸟迁徙季,很多路过的候鸟因为优美的栖息环境留了下来,成了“留鸟”。  每年进入冬季前,随着气温下降,大部分候鸟纷纷踏上南迁之旅。西安位于我国候鸟迁飞通道的中部,因此成为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中转站、歇脚点。近年来,西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斑嘴鸭、绿翅鸭、夜鹭、苍鹭、白鹭等候鸟选择留驻
    阅读全文